当浙商“敢闯敢试” 遇上埃及 “发展机遇”,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近日,中非桥带领 8 位企业家走进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,沉浸式解锁埃及市场现状与园区运作逻辑,更让 “浙江智造” 的海外答卷惊艳全场!
作为中非共建“一带一路” 的标杆园区,泰达工业园早已是浙商出海的 “重要跳板”:
浙江城建带着“基建实力” 扎根埃及,从住宅项目到产业配套,将浙江工程的 “精工标准” 融入当地 —— 参与建设的园区员工宿舍、配套商业体,不仅解决近千人次就业,更用 “快速落地、品质交付” 的口碑,成为埃及基建领域的 “浙江名片”;
来自桐乡的巨石集团更是把“中国玻纤技术” 种在非洲,其埃及基地作为非洲最大玻璃纤维生产中心,年产能突破 20 万吨,90% 产品远销欧洲、中东!从桐乡总部到埃及工厂,企业不仅实现 “本地化雇佣率超 80%”,更带出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埃及技术骨干,让 “桐乡智造” 在苏伊士运河畔扎根结果。
在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,385 米高的 “非洲第一高楼” 正拔地而起,其内部装修的 “中国方案” 来自浙江杭州企业汉尔姆。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证供应商,这家来自杭州的专精特新企业,用自主研发的装配式绿色低碳技术,让11 栋商业办公楼实现 “模块化建造”—— 施工效率比传统方式提升 3-5 倍,且全程零甲醛排放。更厉害的是,他们还将 216 项国内外专利转化为 “浙江标准”,参编国际 ISO 标准,让 “品字标” 浙江制造成为非洲基建的新选择。浙江省长王浩曾专程考察该项目,点赞其 “把先进技术种在埃及土壤里” 的实践。
“原来浙商在埃及早已不是‘单打独斗’,而是‘抱团深耕’!” 考察中,多位企业家感慨 —— 从浙江城建的 “基建铺路” 到巨石的 “产业扎根”,浙商们用 “产业链思维 + 本地化运营”,在埃及市场闯出新天地:泰达工业园提供的 “一站式注册、全流程服务”,更让浙江企业落地周期缩短 50%,实实在在的成果,给更多想出海的浙企注入 “强心剂”。
这份信心还在延续!考察尾声,中非桥同步透露:正响应“一带一路” 号召,计划在南非打造产教融合园区—— 未来不仅要带更多浙江企业 “走出去”,更要通过 “产业 + 教育” 双轮驱动,培养本地化技术人才,为浙商出海搭建 “长期生态桥”。
从埃及的“浙江印记” 到南非的 “未来蓝图”,浙商出海从来不是偶然,而是 “敢为人先 + 精准布局” 的必然!
搭建中非贸易服务桥梁 打造中非青年创客平台
视频号丨中非之桥
微信号丨China_Africa